学院新闻
当前位置:
外国语学院(国际教育学院)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纪实——黄河文化篇

发布者:杨叶 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7-16     浏览次数:19

黄河汤汤,孕华夏文脉之魂;外院朗朗,铸赤子襟怀之魄。青春学子,秉语言为舟楫,驭黄河奔涌之势,向寰宇传薪火;以热忱为笔墨,承时代奋进之章,在星河谱新篇。

7月11日,外国语学院(国际教育学院)“用世界声音讲好中国故事”黄河译韵·文化知行实践队,奔赴黄河文化腹地,开启一场解码黄河文明基因、追溯生态人文脉络、厚植家国情怀的深度研学之旅,以青春之姿探寻黄河文化根脉,以语言之力向世界传递黄河脉动 。

黄河涛声里的红色密码

实践队首站踏入刘邓大军渡黄河纪念馆。在专业讲解与沉浸式3D渡河体验中,同学们触摸黄河见证的革命烽火,回溯 “狭路相逢勇者胜” 的战略征程。

实践中,队员们用多语种讲述黄河岸边的红色史诗,在历史场景复现里,深切体悟革命先辈借黄河天堑突围、矢志救亡图存的精神伟力,让黄河承载的红色基因,借语言之翼跨越时空 。

黄河岸边的民生温度

在黄河滩记忆馆,泛黄的图片、斑驳的实物,如时光拼图,拼凑出滩区百姓与黄河相偎共生的岁月长卷。走进社区,现代化新居取代了昔日的旧居,实践队成员通过实地走访与居民交流,深刻理解了国家推动滩区迁建的巨大决心与显著成效。这堂生动的社会实践课,让同学们触摸到黄河国家战略中“人民至上”的温暖脉搏。

黄河安澜的守护接力

在学院党委副书记山显光的带领下,实践队探访黄河民兵指挥部。旧文件里藏着护河往事,老物件默默见证岁月,无声述说着往昔民兵护佑黄河安澜的坚守。

站在黄河岸边,浊浪排空,气势磅礴,实践队成员们心怀敬畏,留下与母亲河的青春合影,誓言以青春之我守护母亲河。

黄河落天走东海,万里写入胸怀间。外院学子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“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”的号召,将心中澎湃的黄河情怀化作砥砺前行的动力,努力成为精通外语、深谙国情、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,为向世界展现可信、可爱、可敬的中国形象贡献青春力量!



Copyright © 2020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.QiL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.  版权所有:齐鲁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(国际教育学院)  [网站管理]
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路3501号  邮编:250353  鲁ICP备0504621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