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4月21日下午,山东大学王峰教授应邀参加齐鲁工业大学(山东省科学院)社科讲坛外国语学院泰和论坛(第三十三期),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,在文科楼213会议室为广大师生做了题为“如何实现SSCI国际发表的零突破?”的讲座。讲座由外国语学院(国际教育学院)院长鞠玉梅教授主持,我院全体研究生及部分教师参加了本场讲座
讲座伊始,王峰老师以翻译学领域重要期刊《翻译研究新视角》(ITT)、《翻译评论》(Translation Review)等为例,系统分析了国际期刊的审稿侧重点以及国内外期刊特点。他指出,国际期刊注重研究方向的专一性、理论创新性及研究方法的科学性,建议师生在确定研究主题时,提前了解目标期刊关注领域,通过多种学术平台掌握前沿动态。
随后,王老师强调了学术英语写作中语言表达的逻辑性与规范性。通过分析隐喻、音调等修辞手法,他指出易读性与传播性对学术观点输出十分重要,并示范如何改写句子结构提升文章可读性。针对写作实践,他提出三点建议:避免复杂词汇和语法结构,注重简洁;精准选用报道动词,增强论证说服力;善用动态学术英语语料库优化术语表达,并鼓励师生学习优秀论文的理论框架、研究方法、语言表达等,逐步形成自己的研究优势和风格。
在翻译学研究与理论应用方面,王老师以文化负载词分类与翻译策略的关联性研究为例,阐释如何使理论紧密联系翻译实践。同时,他强调量化研究的必要性,建议通过量化手段检验翻译策略的有效性。王老师指出,好的研究应该是严丝合缝的,应注重文献综述、研究假设、研究设计与结论之间的密切联系。
最后,王老师就与会师生提出的“SSCI论文选题”“研究创新寻觅”“AI赋能论文写作”等问题逐一解答,强调国际学术发表是“社会建构”的过程与结果,需持之以恒打磨稿件,同时积极寻求专家指导。
讲座尾声,鞠玉梅院长向王老师致以诚挚感谢。她指出,王教授的讲座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,不仅厘清SSCI投稿核心逻辑,更通过丰富案例展示研究方法与写作技巧的多元路径。她期待与会师生以此次讲座为起点,深耕学术前沿,强化跨学科思维,在高水平国际期刊发表中实现突破。
本次讲座拓宽了师生国际学术视野,为学院科研创新注入新活力。未来,学院将持续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,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走向国际舞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