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常清 日语系 办公电话:17354687913 电子邮件:changqingqw@126.com 通讯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路3501号齐鲁工业大学(山东省科学院) 邮政编码:250353 |
个人简历
工作经历
2021.01-:副教授,齐鲁工业大学(山东省科学院),外国语学院(国际教育学院)
2018.01-2020.12:讲师,齐鲁工业大学(山东省科学院),外国语学院(国际教育学院)
2015.08-2017.12:助教,齐鲁工业大学(山东省科学院),外国语学院(国际教育学院)
教育背景
2017.09-2022.06:山东大学,民俗学,法学博士
2012.09-2015.06:山东大学,日语语言文学,文学硕士
研究方向
1.日本民俗
2.翻译学
科研项目
纵向课题
1.山东省高等学校“青创团队计划”:中日民俗学比较研究创新团队:中日非遗制度比较研究(2022-,2022RW029),主持,在研。
2.人文社科国家级科研项目培育专项“文明互鉴视野下日本民俗艺术领域非遗保护研究”(PY202305),主持,在研。
3.齐鲁工业大学优秀教学团队:“三进”背景下日语专业核心课程群教学团队(2022-2024),主持,结项。
4.齐鲁工业大学教学改革重点项目:推进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》多语种版本“三进”理论研究与实践背景下《笔译理论与实践》课程建设研究(2022-2024),主持,结项。
5.主持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项目:柳田国男与民俗艺术研究,(2019-2022,QN201906005)。
6.主持山东省艺术教育专项课题:跨文化交际视阈下民俗艺术融入高校日语专业教学的研究,(2019-2022,YJ201911101)。
7.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:中国艺术民俗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(2022-,22ZD06)
代表性成果
著作(译著)
1. 译著:《沂蒙のソナタ》(《沂蒙壮歌》日文翻译版),(日本)东亚出版,2023年12月。
2. 著作:《口承・書承と伝説》,(日本)东亚出版,2023年10月。
3. 译著:《鄧小平と近代中国》(上卷)(译著10万余字日文),日本:京桥书店出版社,2020年8月。
期刊论文
1. 译文:《灵魂的赠与 折口信夫的文化理论》,《日语学习与研究》2023年第1期。
2. 译文:《柳田之外:日本民俗学的多样化形态与一贯性视角》,《民俗研究》2022年第3期。
3. 论文:《后藤朝太郎中国书法研究的特征及其原因》,《中国书法》2021年第12期。
4. 论文:《柳田国男的民俗艺术研究》,《民俗研究》2020年第6期。
5.译文:朝鲜半岛七月十五的“百中节”——以“祖先祭祀”仪式和“洗锄宴”为中心,《节日研究》2019年第2期。
6.译文:当代的“姊妹神”——以冲绳北部X区盂兰盆节中已婚女性的活动为中心,《节日研究》2019年第2期。
7.论文:鬼女红叶传说的文本传承研究,《上海理工大学学报》2018年第2期。
8.论文:長野地域における「鬼女紅葉」書承伝説についての一考察,《山口地域社会研究》2016年纪念号。
9.译文:“流动性心性”与艺术人类学定义,《民族艺术》(CSSCI)2015年第5期。
教学工作
本科生课程
1.《日语视听说3-4》(64学时)
2.《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》(32学时)
3.《笔译理论与实践1-2》(64学时)
4.《日本影视赏析》(32学时)
研究生课程
1.《第二外国语(日语)》(32学时)
荣誉奖励
1.2024年,指导学生获2024“外研社·国才杯”“理解当代中国”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多语种组省赛金奖2项、国赛铜奖1项、国赛银奖1项。
2.2023年,博士论文获“山东省优秀博士论文”。
3. 2021年,获齐鲁工业大学第三届教学质量优秀奖。
4. 2020年,译著《鄧小平と近代中国(上巻)》获日本“NPO法人日中国际交流中心”颁发的“第二回日中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活动”特别贡献奖。
5. 2019年,获外研社多语种“教学之星”大赛(日语组)全国总决赛一等奖。